金融研究|我国ESG基金成色尚不足主题投资策略仍是上选开元棋牌- 开元棋牌官方网站- APP下载
2025-09-25开元棋牌,开元棋牌官方网站,开元棋牌APP下载
原创 HGFI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收录于合集#ESG基金 1 个 #上市公司 4 个 #投资思考 1 个 #信息披露 3 个 #ESG评级 2 个
我国ESG基金处于发展初期,在公募基金中占比仍然较低,且以概念类基金居多。真正以ESG作为核心策略的基金偏少。从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,ESG投资的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。从企业ESG表现到竞争力的传导效应较弱,是ESG策略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ESG投资需要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制定策略,如抓住ESG市场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,以及ESG政策带来的市场再定价机会。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中,ESG投资策略的优先顺序仍然是主题投资、正面筛选、整合策略。
我国ESG基金目前并无标准分类,在研究中,通常会分为ESG策略基金和泛ESG基金。其中,ESG策略基金是指,在基金合同中明确将ESG纳入投资策略的基金,泛ESG基金是指投资理念中包含环境或社会责任的基金,包括绿色概念基金和社会责任基金。
基于如上规则对规模1亿元以上的公募基金进行筛选,截至2022年8月末,共有ESG基金343只,总规模3767.47亿元,占全部公募基金的比重分别为3.55%和1.49%。由此可见,我国ESG基金的规模仍然非常小,而其中以ESG为核心策略的基金更是少之又少,只有18只,总规模不足百亿元。
在所有ESG基金中,ESG概念策略基金与绿色概念基金是主要的两类基金。ESG概念策略基金之所以规模相对较大,是因为此类基金并不把ESG作为核心策略,通常只是用ESG评级对股票池进行负面筛选或评优筛选。其优点是操作较为简单,一旦建立ESG评级,就可以对所有基金产品的股票池进行筛选,但缺点也同样明显,ESG并非核心策略,对基金业绩的贡献度不高,容易流于形式。目前ESG概念策略基金虽然有118只,规模也近1800亿元,但可以发现,主要的基金管理人是两家,即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。前者发行基金73只,后者发行基金20只,合计发行93只,占ESG概念策略基金的比重达到78.81%。
绿色概念基金专注于绿色相关领域或主题的投资,是近两年表现较为火爆的投资主题。全球碳中和积极推进背景下绿色产业发展提速,在我国市场表现尤为明显,为绿色概念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。近两年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,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,为绿色概念基金带来了丰厚回报,也进一步带动了基金规模的扩张。从结构来看,绿色概念基金中,新能源类基金最多,如果加上光伏类基金,一共有119只,合计占比近60%;其次为低碳、碳中和基金,一共有46只,合计占比22%;再次为环保类基金、可持续发展基金等。
如上所述,ESG基金中,占比最高的是ESG概念策略基金和绿色概念基金。前者并未将ESG作为核心策略,仅用于筛选股票池,后者专注于绿色主题投资,与ESG基金并非同一概念。中信证券研究团队统计了2021年三季度ESG投资主题基金的TOP10重仓股,结果显示其ESG评级(MSCI、富时罗素和路孚特等国外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)相对较低,个别股票评分位于后20%部分,存在一定的ESG风险。
各基金的ESG投资策略差异较大,投资组合的ESG评级表现并不理想,而且策略有效性较低,未能取得良好的超额收益。以指数投资为例,近三年MSCI中国ESG指数相对MSCI中国A股国际通累计超额收益率为-5.5%。
此外,本文对全部ESG基金过去1年(52周)的区间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(区间回报率-基准指数)进行了统计,以判断ESG基金是否存在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。结果显示,绿色概念基金、ESG核心策略基金、ESG概念策略基金过去1年的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均值分别为8.01%、4.45%和1.16%,而全部股票型基金的均值则为5.04%。可见,只有绿色概念基金的表现优于全部股票型基金的均值。
因此,如何将ESG理念结合到投资流程中,并兼顾投资组合的收益表现,仍需进一步探索“中国化”的ESG投资落地方案。
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仍然偏低,且信息披露质量不高,数据缺失严重,对ESG在投资领域的应用造成了干扰。截至目前,已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约30%,2020年不足24%。此外,ESG信息披露报告质量不高,数据缺失严重。已披露ESG相关报告中,《社会责任报告》占比近80%,多数《社会责任报告》以模糊的定性描述为主,缺乏准确的数据型关键ESG绩效指标。《社会责任报告》主要参照上交所《
目前ESG评级尚不是一种规范透明的评级体系,各机构在方法论、指标体系、数据来源等方面个性化特征强烈,差异明显,其客观性与科学性难以保证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,一些评级机构“可能未能遵循其制定的ESG评级体系或相关的政策和程序;未能确保ESG各层面的相关事实信息在应用时做到一致;未能充分披露评级过程中所使用信息的真实情况;或是在使用附属公司或非附属第三方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评级时,未能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。”美国尚且如此,国内更加严重。评级机构很难在其给出的ESG评级中,充分合理地反映ESG为企业所带来风险与机遇,更难在ESG与企业财务表现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。
我国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尚不足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差异。一方面是源于ESG信息质量与国外尚有差距,其评价结果并不能充分体现企业的可比竞争优势,从而导致投资有效性较差。另一方面,终端市场的ESG偏好也与国外迥异。ESG为企业所带来的竞争力,与终端需求(如消费者)的价值取向有重要关系,正如ESG投资的起源一样,环保主义的兴起以及终端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偏好,使产品除了物理属性与经济属性之外,又增加了一种价值观属性,并影响到市场的供求,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。而在我国ESG更多是政策催生且刚刚开始,对终端市场的导向作用还在形成之中,从而使ESG所反映的竞争力差异尚不能较好发挥作用。因此,目前ESG竞争力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在我国并不完全成立,进而导致在ESG策略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有所偏离。
2. 我国ESG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ESG市场与ESG政策,主题投资与正面筛选策略更为有效
ESG市场是我国最重要的投资赛道,同时,政策因素也是我国ESG投资收益重要来源。在市场方面,我国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,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迅速,技术与产业链成熟度不断增高,市场渗透率迅速提升,成为近两年最为火爆的投资赛道。在政策方面,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,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,我国双碳政策密集出台。在政策推动下,相关领域发展潜力巨大,成为资金追捧热点,良好发展预期下估值优势明显,为基金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,也进一步带动了基金规模的扩张。
主题投资自主必多言,在我国双碳目标下,碳中和的路径就是未来最“坡长雪厚”的赛道。同时,ESG政策密集出台,政策大力支持也将引导市场进行再定价,正面筛选策略或将体现出明显的相对收益。整合投资则需要进一步我国化,对所整合的ESG因子进行细化,寻找与企业业务与财务因子相关度更高的ESG因子,与传统策略进行整合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